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

“春耕论坛”聚焦儿童影视剧发展

2016-06-12

      国内儿童影视剧的发展面临着哪些问题与挑战?它与国外儿童影视剧相比,存在多大的差距?在观看儿童影视剧中,家长又该扮演怎样的角色?在今年的上海电视节上,专门举办了一场“春耕儿童影视论坛”,吸引了社会各界的关注。与会专家、家长与教师纷纷聚焦“儿童影视剧如何突围”的主题,共谈中国儿童影视剧未来的发展。

     在当天的论坛中,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长、国际儿童电影发展中心主席侯克明就尤其关注儿童电影的理念与现实。在侯克明看来,尽管国内少年儿童及其家长对儿童电影的需求十分旺盛,但从市场票房来看,大部分都是好莱坞电影,国产儿童片长期处于被市场边缘化的地位。与此同时,动画片形成的冲击波,使得“二次元”主宰了下一代的视听世界,虚拟感增加,现实情感却被削弱,这十分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此外,国内影视市场还把21岁上下的青年观众作为市场主体,这让中小学生难以进入影院,儿童片审美趋于成人化。而家长带领孩子观影的习惯也没有形成,学校组织学生看电影的形式更是日益稀少,这些都让孩子因为缺少亲子陪伴,难以形成有效的影视审美教育。

     同济大学人文学院中文系教师隋少杰则表示,国内少年儿童影视剧如今已很难产生创作经典的诉求,不少影片趋于低幼化、快餐化,暴力内容增多,文化内涵则愈发稀少。“面对这种类型的少儿影片,即使家长也不愿意和孩子一起观看,这是否意味着尼尔·波兹曼笔下的《童年的消逝》也许正在成为现实?”

     基于这些现实中的困境,在场的多位嘉宾提出了自己的意见和建议。长期致力于发展西班牙文化的诚信集团副总裁哈维尔·罗德里格斯就表示,西班牙动画片有着悠久的历史,已经超过了100年。在当今世界市场中,西班牙动画片目前居于全球第五位的位置。“与奥斯卡动画片不同,西班牙动画片更加具有艺术性,除了在影院面向学生集中放映外,还会在电视频道及网络上进行放映,从而引导全家一起观看。”在哈维尔看来,动画片并不仅仅是艺术与技术的结合,它首先应该是电影,因此需要更多想象力,通过塑造有趣的人物、对话、主题、音乐等,让观影者实现情感共鸣,从而帮助其成长。”

     伦敦电视制作公司Sixth Sense Media执行总裁与执行制片人萨莉安·科泽尔女士则表示,要制作出优秀的儿童影视剧,首先要观察儿童、倾听儿童,探索孩子的世界与愿望;与此同时,要仔细观察儿童如何看待儿童,以一个同龄人的姿态理解儿童;此外,还要蹲下身来与他们交流,听取他们本人的意见,做他们想看的节目,而不是成人希望他们看的节目。“从儿童影视剧未来发展的趋势来说,一方面,动画技术确实令人着迷,但儿童本身仍需要观看真人秀节目,从而让他们了解真实世界;另一方面,最核心的还是在于故事,要讲出孩子们喜欢的故事,让故事变得更有趣。”
对此,侯克明强调,国内儿童影视剧如今最缺的还是专业的儿童剧人才以及好的剧本,尽管现在很多人都在参与进来,但专业队伍却依然不多,对于儿童的近距离观察更是少之又少。为此,他表示,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已开始举办各类儿童电影培训班,专门面向全社会征集优秀儿童片剧本。当然,他也希望行业内的专业人员要不断加强社会责任感,不断提升创造性,以吸引更多孩子和家长的关注,增强亲子观影、同伴观影的成效。


转自上海教育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