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

2022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儿童电影与教育论坛】成功举办

2022-12-02

儿童电影与教育论坛合影.jpg

      2022年11月30日下午,由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中国儿童中心、电影卫星频道节目中心联合主办,中国国际儿童电影展儿童电影与教育论坛以腾讯会议与平台直播的方式,邀请来自教育领域的八位专家学者分享了自己在行政管理、艺术创作、教育教学的过程中,有关儿童电影教育事业和儿童电影产业的经验总结和研究思考。本场论坛承接儿童电影百年论坛,进一步回答了儿童电影发展在理论和实践中遇到的具体问题。

童雷.jpg

       2018年教育部和中共中央宣传部发布《关于加强中小学影视教育的指导意见》以来,儿童电影教育工作不断取得新的进步,来自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育处处长荣雷为本场论坛做致辞发言。

       在简要回顾了党和国家部委出台的一系列教育政策和取得的进展后,荣雷处长强调,我们谋划新时期的电影事业的发展也好,推进影视教育工作也好,一定要认真学习二十大的精神,要把这些要求贯彻到我们的工作当中去。面向新的时期,要看到儿童电影事业、影视教育工作不仅肩负着传播中国声音,讲好儿童故事的时代重任,还承载着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促进少年儿童身心健康发展的教育使命。

张燕.jpg

       从理论研究出发,教育部高校戏剧与影视学类专业教指委秘书长,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燕以“儿童电影创作现状与儿童影视教育思考”为题目,总结了儿童电影百年,尤其是21世纪以来的20年,中国儿童电影发生的巨大转变,带来四个关联问题的思考:怎么样理解儿童电影;儿童电影目前有了哪些的创作突破;儿童电影目前的产业突围;儿童影视教育实践和创新。

张燕老师认为,建立儿童本位,完成儿童需求,实际上就是把创作儿童电影的观念变成相对平等的姿态,放下身姿去了解、尊重儿童审美的趣味和群体的需求,然后用贴近儿童的眼光去切入儿童成长的故事。她特别指出,儿童代表着中国的未来,作为“互联网+”时代中从小接受影视文化熏陶的当下一代人,儿童群体将来很有可能成为影像的创作主力、观众中坚。她还建议教育工作者以共识、共谋、共享、共情、共鸣五个模式开展进一步的思考。

胡见光.jpg

       北京市海淀区教育委员会副主任胡剑光围绕着如何做好生命安全影视教育进行了政策运用和实践操作方面的解读。他指出,海淀区教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面向所有的中小学校,结合学生的身心特点,注重知识性、科学性和趣味性,加强影视教育以德育、美育以及学科教学的融合,为培养高素质创新型人才提供良好的平台和空间。从从“百校百剧”到电影《妈妈你真棒》的一系列实践经验中得出,影视教育能够将空洞的说教式的价值观和知识灌输转变成直观的感性认知共鸣的情感认同和模仿式的行为实践,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凌蓝.jpg

       中国儿童中心兴趣培养部儿童电影教育项目负责人凌蓝以“中国儿童中心‘大国少年’综合素养培育课程一儿童影视美育”为题目分享了儿童影视美育课程建设的经验。

       凌蓝老师介绍了中国儿童中心兴趣培养部的儿童影视教育建设经验,通过实施细分的“引路人”课程,“筑梦人”课程的设计,以“美育”为核心,以大国少年综合素养培育课程为体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包括审美教育、情操教育和心灵教育,强调学生精神素养、审美素养、国际素养、科学素养、健康素养、劳动素养的全面培养,培养心灵美、形象美、语言美、行为美的新时代少年儿童。

张鸿茜.jpg

       作为一名教育一线基层工作者,北京市三里屯一中副校长张鸿茜分享了有关“论‘实现追究、践行理想’的电影教育”的教育教学经验。

       张鸿茜老师提出,让电影教育成为基础教育内容的辅助手段,进而丰富我们的基础教育课程,将对影响并引导孩子们正确的三观的形成会有极大地作用。同时,电影教育要借助其它电影形式的延伸教育。教师要掌握一定的微电影的教学技术,才能够更好地指导学生在这个领域当中朝着更加专业、更具品鉴的方向去完成融艺术与思想一体的创作。

樊勃.jpg

       作为一名在影视教育方面取得诸多成就的一线教师,北京市十一学校影视课程研发及主讲教师、影视基地负责教师、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常务理事樊勃以“影视教育在中小学的贯通与可持续发展策略探析”为题目进行了课程改革相关的分享。

       樊勃老师以自己不断思考的问题为基础指出,作为解决国家层面系统性教材不足的做法,在编订教材的基础上,形成上下贯通联动的教学的机制是非常重要的一点,同时要建立一套完善的影视艺术课程的教学体系,能够制定出明确的影视课程实施的一些标准、学习的一些目标、教学的一些环节、实践的一些活动,去更好地落实影视教育课程目标。

张立新.jpg

       作为一名身体力行的一线教育工作者,北京市史家胡同小学高级老师、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理事张立新分享了题为“用双手托起孩子的梦想”的系列教学经验。

       结合自己30多年从业经历和学生微电影作品的分享,张立新老师认为,基础教育的一项核心工作,实际上就是要培养小学生正确的价值取向以及综合素质。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总结做法:一是从兴趣入手,调动孩子参与影视拍摄的积极性;二是注重观察生活,把握学生创作的主题方向; 三是在影视创作的过程中培养学生的多种能力。

 刘明非.jpg

       作为对项目教学手段深有研究的一线工作者,北京市海淀教委体美科微电影项目负责人、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理事刘明非带来学生短片并以“如何在中小学影视教学中提高学习效果一使用技术手段的重要作用”为题目做了教学经验分享。

       刘明非老师认为,项目式学习在整个影视活动当中是最好的一种输出方式,师资与课程体系是眼下能够可持续的重要的环节,通过影视可以掌握知识,驾驭影像输出,表达自己的思想,去传递一种理念。

黄军.png

       中国儿童少年电影学会会长、中国儿童电影制片厂原厂长黄军在总结发言时指出,影视教育工作的宗旨或者着眼点是以影视作品为媒介,以美育为核心和德智体美劳相结合,以最方便的手段给中小学生进行心智培养和美育教育,启迪他们的智慧与灵魂,点燃他们的感性思维,感悟真善美。

互动.png

       在问答环节,发言嘉宾先后对与会人员普遍比较关心的影视教育培训、电影情感表达的教育功能以及儿童微电影的专业化标准等方面的问题做出了回答,总的来看,电影产品蕴含情感,塑造学生价值,我们提倡从长远的角度,引导儿童青少年主流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的形成。在专业标准方面,技术一定为教育服务、为情感服务、为表达服务、为内心的丰润服务。

gch.png

       原教育部基础教育司德育处处长、课程教材中心办公室主任、中国校外教育网特聘专家、首席顾问周长祜为论坛作总结发言,他强调,从影视教育来讲,当前主要是落实两个大事:一个是二十大精神、一个是中宣部和教育部的指导意见,不论是教师或行政官员都应当特别注意。

 hj.png

       在寄语中,黄军会长分享了自己的工作规划:下一步,中国少年儿童电影学会要推动好常态积极的电影进校园机制,加快开展进校园版权保护工作,建立专供进校园的片库供给系统。儿童电影的小目标是为未来的商业电影市场培养审美健康、情趣崇高、对电影创作与生产具有引领与主导作用的主体观众,大目标是通过电影把真善美的种子撒入孩子们的心田,润物无声地让真善美的种子在少年儿童的灵魂深处生根扎根、开花结果,创造至善至美的未来,为培养接班人助力。黄军会长勉励广大儿童电影工作者,儿童电影事业神圣而艰巨,我们应当带着紧迫感,把前人的积累继承好发扬好,以长远的眼光开展工作,不负时代给我们的使命,努力、奋斗、拼搏!


撰稿:吕戈